車訊|為什麼現在MotoGP車手的表現這麼不穩定?

當代的MotoGP車手為什麼無法像過去那樣繳出穩定的錦標賽成績單?因為如果車手們沒辦法同時掌握天時、地利以及人和,那他們就會有很高的機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Jack Miller、Aleix Espargaró、Marc Márquez(因傷缺席六場比賽)、Johann Zarco和其他車手都有著起伏不定的2022年賽季。

現在的頂級MotoGP車手在賽事表現上,比以往都要更加不穩定。

這讓許多車迷感到非常困惑,也讓MotoGP賽事變得更讓人難以理解:為什麼同一位車手和同一台賽車會在前一個週末獲得第二名,下一個週末卻只拿第十名呢?是車手第二週心態比較隨便,所以他選擇度過一個慵懶的星期天?還是他的技師決定在比賽週末請假,呆在飯店的酒吧喝喝啤酒?

發生這樣不穩定的狀況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是不是因為MotoGP車手懶惰、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忙著把數百萬美元花在跑車和游泳派對上?

最近幾個賽季的結果表明情況可能真是如此。

卡達和澳洲站的第一到第十名只相隔五秒

2020年,Joan Mir僅獲得48%的可用積分便贏得了MotoGP冠軍。Fabio Quartararo以62%的積分贏得了去年的冠軍。今年的冠軍Pecco Bagnaia,在前19場比賽中獲得了54%的積分。這使他們都接近自1949年首屆世界錦標賽以來平均得分的最低點。

將這些數字與近幾十年的MotoGP王者進行比較:Wayne Rainey以85%的積分贏得1990年的冠軍,Mick Doohan以90%的積分獲得1997年的冠軍,Valentino Rossi以89%的積分獲得2003年的冠軍,Casey Stoner以82%的積分獲得2011年的冠軍,Jorge Lorenzo以73%的積分獲得2015年冠軍,Marc Márquez以88%的積分獲得2019年冠軍(順便說一下,這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頂級賽事紀錄,因為使用了統一規格輪胎和電控系統)。

相比之下,現在的MotoGP冠軍們肯定有點沒用吧?當然不是。事實上還恰恰相反。

Dorna的車輛統一規則(從81毫米缸徑限製到統一規格輪胎和統一電控軟體)使所有賽車的性能幾乎相同。再加上所有車手的才華和專業水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麽高過,因此有更多車手能夠做出為領獎台而戰所需的圈速。

馬來西亞站起跑的畫面。今年已經發生過兩次,完賽時第一名到第十名之間僅相隔五秒。

所有的統一設定使比賽比以往都更加接近刺激。今年在卡達和澳洲都寫下了70年來,頂級賽事中前15名秒差最小的兩次成績,前十名都以僅5秒的差距衝過方格旗。而MotoGP十大差距最小的前15名完賽紀錄都是從2018年開始寫下的。

25年前,1997年在菲利浦島舉行的澳洲大獎賽上,前十名的車手之間相差36.8秒,冠軍和第十名的車手每圈相差1.36秒。

今年菲利普島前十名的成績差距為5.9秒,冠軍Álex Rins和第十名Brad Binder的單圈圈速差距為0.22秒。

而比賽比以往都更競爭這一事實意味著,如果車手和技師不能在週日下午從賽車和輪胎中榨出所有潛力,那他們將一無所獲。

如果車手的天賦和技術、輪胎配置、賽道佈局和抓地力、溫度和天氣、機器特性和設定之間的配合並沒有達到完美,那麼上週末登上領獎台的車手,將很難在下一場比賽進入前十名。在單圈表現上最微小的差異,可能只有0.1、0.2秒——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就足以毀掉車手的比賽。

以前的比賽不是這樣的。如果贏得1997年澳洲站的Alex Crivillé每圈慢0.22秒,他仍然可以非常輕鬆地獲得第三名,比下一個車手快22秒完賽。拿到今年的澳洲站來看,這樣的表現下降會使他掉到第19名,一分未取。

這種瘋狂競爭的比賽還有其他後果。如果車手想登上領獎台,就必須在每一圈都冒著風險賭上一切,這不可避免地將會帶來更多的摔車事故。Bagnai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今年的五場比賽中失利,但卻在積分榜上領先。以前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這是另一個時代性的標誌。

Miller在日本慶祝勝利。但在今年的其他比賽中,他甚至連進到積分圈都有困難。

「這就是MotoGP的水準,每個人都處於如此高度緊張的狀態」Ducati廠隊車手Jack Miller說,他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七次登上領獎台,並有四次掉到前十名之外。「為了讓每個週末都具有競爭力,所需的速度會讓車手很難像過去那樣維持穩定性,以前如果你有一場以上的未完賽,可能就會無法角逐年度冠軍。」

「考量到現在優秀車手和優秀廠車的數量——如果表現稍微不順,就會很難獲得積分。我在義大利站和加泰隆尼亞站度過了糟糕的週末,但我並沒有完全脫節,是在為兩、三分而戰。但在過去,當你經歷一個糟糕的週末時,排名大概也會落在第四或第五位,所以當你進入下一週,也會找回賽車車感,你不必做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騎乘方式。但現在你必須整天超越自己能力所及,這會導致穩定度下降。賽車的性能、車手的水準、錦標賽的強度和比賽的數量,這一切都是構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也許年輕的車手們認為現在山中無老虎,就輪到猴子稱大王了」

KTM廠隊車手Miguel Oliveira的車隊負責人Paul Trevathan對此表示贊同,並對情況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是關於Márquez在2020年的第一場比賽中摔斷了手臂後就缺席了錦標賽。

「我認為Marc在宰制賽場時對每個人形成了非常大的精神壓迫,以至於其他人幾乎都認為他們正在爭奪第二名,」他說。「他可以為所欲為。但當他受傷時,MotoGP也正迎來年輕一代車手,他們不像以前的車手們那樣被Marc擊潰得那麼徹底,所以新血們可能認為現在山中無老虎,就輪到猴子稱大王了。所以他們的心理素質變得更好了,而且突然之間就有了獲勝的機會,當你贏過一次之後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信心,就像滾雪球一樣。場上沒有真正的領導者,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一杯羹。」

Bagnaia在德國站滑倒,這是他前十場比賽中的第四次摔車未完賽

這種狀況以前也發生過。1999和2000賽季是歷史上戰況最刺激的兩個賽季,因為傷病迫使Doohan停止比賽退休,而Rossi仍在適應GP500。

「第二件事是我們開發賽車的方式,使用統一規格ECU和單一輪胎製造商規則,」Trevathan補充道。 「現在我們都更加了解輪胎,並儘可能地採用輪胎的每個概念才能搶到幾分。其他狀況下我們就跟往常一樣參加比賽,但原本的做法就是行不通,我們也無法扭轉局面。Yamaha有過這樣的週末,Ducati也有,每個人都有,這幾乎是不可能不遇到的。」

「這是輪胎統規分配所造成,也是所有問題的集大成。我認為當新的後輪胎體問世時,情況更是加劇 (米其林的新後輪光頭胎,於2020年登場)。現在後輪有更多可用的抓地力,複合材料變得更柔軟,某些車手可以適應,但像Valentino等其他車手就無法。像Rossi這樣的人需要堅硬後輪胎體,讓賽車後端有堅固踏實的感覺,而不是這種柔軟、大接觸面積的胎體,因此這些車手們變得綁手綁腳,他們也因此黯然退場。」

「這改變了一切,我們也對賽車進行了很多改動以充分利用這種輪胎,因為我們都在累積經驗,在這方面也做得更好。所以我認為現在每個人都在最大限度地榨出賽車的全部潛力,這讓每個人都處於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

「之前在比賽中會出現輪胎衰退的情況,而現在只要你的輪胎能正常運作,就會是一場從頭激烈到尾的比賽。當然,你必須管理不同的事情。使用軟胎時,就必須控制一些賽車的滑動,而使用硬胎時,就必須在比賽開始時好好管理抓地力問題。但是我們現在沒有過去那種比較大的輪胎策略交叉點,當時有人會將賽車設定為在比賽末段更強勢,就像Andrea Dovizioso與Márquez的纏鬥那樣。

Trevathan,在拿著飲料瓶的Oliveira父親的左邊,在泰國慶祝勝利。

「你還記得『外星人』(Rossi、Lorenzo、Márquez等)的日子……如果他們今天表現不佳,他們大概只會排在第四或第五位,而現在表現不佳就會直接掉到第15位。就是如此現實。這也是這些大男孩們騎車的方式,他們是如何改變自己的騎乘風格,他們都是純粹且完全投入的全職運動員。」

「我認為這個級別從未如此洋溢著才華。來自車廠和車手的取勝願望將我們帶入了這個時代——所有一切都將我們導向這裡。」

「有時候情況真的會很令人沮喪——你的比賽成績很好,你會想,『我們做了什麼不同的事情?』每個人都想把賽車上的所有潛力發揮出來,但現在勝負都決定在毫秒之間了。」

「而且如果賽車在FP1中無法正常工作,你就已經處於劣勢,因為在FP2中你必須使用軟胎做時間,已經算是在排位賽中了。然後是FP3排位賽,接著是Q1和/或Q2,所以當你上賽道時,你真的非常需要一個能在賽場發揮的完整設定。這對比賽很有幫助。」

「在比賽中也是如此。你的車手跑開了,掉了五個位置,也許他超回來了幾個。但無法真正趕上前段班,因為車陣裡不再有慢吞吞的人了。」

所以,總結一下:任何因為MotoGP車手不能每週大把大把的積分帶回家,而抱怨MotoGP車手有點沒用的粉絲,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