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07算是台灣山葉早期引進的紅牌車款之一,先前都是以經濟實惠的雙缸車款著稱初期也帶起一波熱銷風潮。但看到自家二哥 MT-09 那滿滿好料都堆滿的情況下,不少 MT-07 的車主或是想購入中排量街車的朋友都在敲碗,到底何時才能擺脫萬年正立式避震與升級成雙輻射卡鉗的組合。
YAMAHA 自然有聽到來自全球的聲音,在 2025 年的改版終於將自家 MT-09 好料來下放,並在外型上也從口球大師變成面罩大師,同時也推出 Y-AMT 自手排版本然而這車型可以帶來怎樣的感受呢?就讓 HYMMOTO 來跟大家分享。對於 MT-07 的雙版本來說在外觀與硬體配置上大致都相同,並無因為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性。

從外觀上看來車頭的照型都是跟 MT-09 來看齊大燈與 MT-09 相同採用投射式 LED 模組,定位燈則是以咪咪眼的方式配置在車頭下方。前懸吊的部分終於擺脫萬年正叉改為SHOWA 41mm 倒立潛望式避震,能夠增加路感反饋與騎乘時的穩定性,要說是否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並無可調機構,但 MT-07 本就是中階車款定位只能說牙膏不能一次擠光,但有升級就該拍手鼓勵了。
油箱的線條也略有不同前幾代會感覺線條較為飽滿壯碩,在 2025 年改款後的油箱造型上依然維持相同的設計概念,但整體視覺感受縮小了許多不僅看起來更加俐落,且在跨坐騎乘時大腿可以更舒適的夾住油箱,讓騎士在騎乘時可以感受到重心更加集中過彎時也更加穩定。

在油箱的尾部有著新設計的進氣共振音箱,這方面就是 YAMAHA 將摩托車技術與聲音美學結合的部分,在以往多數進氣聲都是為了要加大進氣效果才會因為開孔而讓進氣聲放大,但進氣聲放大後多數都會變成很難聽的豬叫聲。不過 YAMAHA 卻巧妙的將車輛的進氣聲透過共振音箱的方式來放大,隨著引擎轉速攀升的同時除了可以感受到排氣管聲浪外,進氣聲的澎湃加成讓聽覺也變成是騎乘 MT-07 的一個享受。

MT-07 雖然是中排量等級車款,在座高的設定上卻是十分親民的 805mm 加上坐墊前側兩端有削窄,即便身高不高的騎士在車輛停等時也能單腳平穩的踩在地面上。

若要說到 MT-07 雙版本的分辨方式,MT手排版本就是最純正的樣式,離合器拉桿、打檔桿一定是基本配備,讓騎士可以感受到檔檔在我隨心操控。

MT 版本除了基本的打檔桿外內部還配置滑動式離合器,另外更有快排控制系統可以選配。

Y-AMT 版本的辨識方式除了左邊把手取消離合器拉桿之外,引擎的後方多了伺服馬達搭配 MCU 來控制換檔機構達到自動排檔的效果。

都說 Y-AMT 是自排車款了自然就取消了腳踏打檔桿,手排模式變成使用左邊把手上的換檔撥片來控制,至於有停車入檔習慣的朋友需要在車輛熄火前確認檔位是否在一檔,Y-AMT 版本的檔位操作都要通電才能控制,因此要是有臨時要移動車輛需求也是需要打開電門與打入空檔才能牽動車輛,因此對於 Y-AMT 車款來說電瓶的電量與健康程度遠比一般檔車來的重要,同樣的道理Y-AMT沒辦法使用正常的推發來救急。

車輛右邊把手的開關設計很簡單,有動力模式切換按鍵、斷電/啟動按鍵,動力的部分 MT 版本提供運動、街道與兩種自定義模式,其中運動與街道在選單內數值是固定的無法變動,而自定義模式下動力有三段可以調整,另外 TCS 功能也有兩段與關閉可以選擇,Y-AMT 版本則是 D & D+ 模式可選。

但Y-AMT版本在右邊把手前方多了 AT / MT 切換鈕但此功能僅為排檔控制切換,操控檔位依舊是在換檔撥片進行。

左邊把手則是有不一樣的設計,一般MT版本除了遠近燈、方向燈、喇叭等基本按鍵外,更多了五向控制鈕與儀錶選單HOME鍵,YAMT版本則是在上述按鍵再加上定速巡航的設定開關,先按下按鈕開啟定速巡航模式後,在檔位三檔以上且時速40公里以上,下推定速巡航撥片就可完成定速設定,後續的撥片上推時速+1、下推則是時速-1,車輛上操作任何按鍵或是煞車觸發都會解除定速功能。

儀表板為 5 吋 TFT螢幕可以透過把手上的按鈕來進入系統選單來變更設定,此外更可透過 Y-Connect 來跟儀錶板連線並將手機上的資訊透過圖示的方式顯示在儀錶上,更可將導航資訊投影到儀錶中減少手機架安裝破壞整體車身美感。

說到整體煞車系統MT-07 依舊維持著多國聯軍的傳統,在前煞車總泵上可以看到使用 Brembo 的側推款式。

前制動使用雙輻射卡鉗搭配 298mm 浮動碟設計,碟煞品牌與 ABS 主機相同為 ADVICS 產品。

後制動使用 NISSIN 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45mm 固定式碟盤。

MT-07 的後避震使用單槍中置樣式並搭配多段位彈簧預載可調功能。

另外在避震器的下方則是有回彈阻尼可調功能,使用一字起子就可以來做調整。

率先登場的是 MT-07 的 YAMT 版本,顧名思義就是採取電子換檔且在左把手具備撥片式的手動換檔功能,跨上 MT-07 YAMT 騎乘從停等時就可以來感受不同的地方,所謂的自排功能就跟自排汽車一樣即便是在D檔入檔的狀態也不會熄火,起步時就跟一般速克達只要轉動油門就可以騎乘,有一說一在自排模式下在車輛停等期間,仍舊可以透過換檔撥片來進入空檔,起步前就要排入一檔聽到入檔聲後就可直接轉動油門起步,對於享受那一檔入魂那聲響的朋友們還是可以保有這聽覺與入檔震動的感受。

對於車輛停放時要入檔來讓後輪不滑動的情況,如果是自排模式在車輛靜止時會停留在一檔,這時即便是熄火斷電也是保持在一檔就可以達到鎖定後輪的功用,不過在車輛未通電的情況就不能變更檔位畢竟換檔的機構需要通電才能操作,並不能像一般MT版本即便未通電也能透過機械的方式來變換檔位。

對於 YAMT 與 MT 版本的騎乘感受,其實最直接的不是在於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的數據,兩款車都是同一個 CP2 引擎排氣量為 689c.c. 最大馬力 73.4ps、最大扭力 6.9公斤米,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體感,有別於 MT 車款可以自行控制檔位並搭配油門開度、引擎轉速來維持進出彎角的動向與反應,甚至是好好感受一下俗稱扭力大師的那種扭力湧現感,而在下坡時也可以自行操控檔位妥善使用引擎煞車,對於習慣檔車騎乘的老手 MT-07 也是台富有騎乘樂趣的車款。

對於 YAMT 與 MT 版本的騎乘感受,其實最直接的不是在於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的數據,兩款車都是同一個 CP2 引擎排氣量為 689c.c. 最大馬力 73.4ps、最大扭力 6.9公斤米,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體感,有別於 MT 車款可以自行控制檔位並搭配油門開度、引擎轉速來維持進出彎角的動向與反應,甚至是好好感受一下俗稱扭力大師的那種扭力湧現感,而在下坡時也可以自行操控檔位妥善使用引擎煞車,對於習慣檔車騎乘的老手 MT-07 也是台富有騎乘樂趣的車款。

但換到 YAMT 版本後少了機械式離合器與換檔機構,這換檔的操作自然就交給了ECU來運算處理,其實 D 與 D+的進退檔不管是加油門或是收油門,你能夠感受到最直接的就是”綿密且順暢”,那種換檔操作錯誤會造成的頓挫感或是檔位降太多讓引擎煞車過重的問題,完完全全的不會發生在這台車上,讓騎士在騎乘時可以更專心的在騎乘上,控制好車輛速度並在入彎前做好減速在即將出彎時轉下油門即可,不用再手忙腳亂的想著我在大直線時大概是四檔或五檔,進彎前要先減速退到二檔並保持轉速來通過這個小彎角,對了 YAMT 退檔時會自動補油來降低頓挫感,你會開始去研究這台車的換檔邏輯,才不會在彎中突然給你進退檔然後嚇自己一跳,畢竟在山路上真的很少看到六檔與低轉速的模式在騎乘,但 YAMT 版本的 MT-07 所帶來的騎乘感受真的只有安心、舒適、自在可以形容。更重要的是在塞車路段中,像上下班尖峰交通時段或是連續假期出遊絕對是非常適合的一款車型,光是不用訓練左手握力就是一大福音。

不過YAMT 版本也可以切換成 MT 也就是手排模式,使用左邊把手上的換檔撥片從食指升檔、大拇指降檔來做操控,此模式下進一檔會不會熄火呢?答案是不會這點對於檔車新手來說可說是非常友善,今天若是新手剛考到駕照就想買台中排量的檔車,又害怕車輛換檔搞不定頻頻熄火的話 YAMT 的版本就很適合,當你摸清楚換檔的概念也越騎越有自信時,不仿可以切換到MT 模式來感受每個檔為所帶來的不同感受,低檔位的扭力與高檔位的尾速延伸並包含引擎的震動與排氣音浪,後續升級成純正手排的車款時相信上手的速度也會比較快一些,但要注意到現在的考照制度如果是使用紅牌速克達考照的朋友們,駕照上註記 B 只能騎乘自排車款的話YAMT 的車款也是可以合法來騎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