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為主、油來發電是 PE3 主要的架構其動力的來源都是以電池來驅動馬達,本次跟大家見面的 PE3 為裝載一顆不可拆卸電池的車款,主要的電池充電方式可以使用充電器並接上家用電 110V 或 220V 來充電,那在外的話就是使用油箱中的三公升汽油來做發電並轉換成電力來充電。PE3 整體的架構是以 EREV 來做啟發,Extended Range Eletric Vehicle 就是結合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特性,當電池低於所設定比例時引擎就會啟動將動能轉換成電能來幫電池充電。

一般充電式的電動車多數適合在獨棟房子來做充電使用,不然就是要將電池拆下又辛辛苦苦提到室內來充電,而換電式的電動機車除了要面對每個月的月租費外還要擔心能不能換到滿電的電池,這也是目前電動機車都會遇到的問題,而 PE3 的概念是保留充電孔但不走換電的形式,主電池是與中油開發的新型態新型態軟碳鋰三元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超低電阻與超長壽命等特性,PE3 的動力電機輸出功率大概在 4kW 等同是綠牌等級最大時速約在 72km/h 上下,在電量低於指定比例時將會由 VCU 控制電腦來啟動引擎,引擎啟動後會帶動發電機開始為電池充電並在電腦的控制下實現正回充,避免越騎越沒電、燃油全浪費的情況產生。

PE3 概念車的造型經過探討後再後續的車輛市售時有大概率會維持現在的樣貌,可以看到整體是以點、線、面構成較為方正的外觀,在車頭處配有LED大燈組下方區塊則是LED定位燈。方向燈位於左右兩側但總覺得角度方面能否便於來車辨識呢?就要看後續的量產車款會做出怎樣的改變。

前後輪的樣式都採用鍋蓋式的包覆型設計對於現今車款來說算是少見的存在,但目前的版本都是概念車的樣式至於正式量產時會不會真的採用目前仍有保留的空間。

前輪制動使用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固定式碟盤,對於 4kW 動力車款來說這樣的煞車配置是足夠使用的,但在又有引擎+電機+電池的情況下,車重就接近到120kg與同級車款比較起來車重是個硬傷,除了車輛要瘦身之外也要讓消費者來多習慣煞車手感與距離。

車身側邊的線條也是以大面積且筆直的樣式來呈現整體的風格走向較為簡約,同時看到右側的一大亮點就是有著引擎的散熱風扇與排氣管,這對於屬於電動車的 PE3 來說算是一個最獨特的地方。

方正的外觀尾段是跟著車殼線條來搭配,大面積的尾燈以直條樣式來呈現而在土除兩側則是方向燈位置,後尾燈組與方向燈都是以 LED 來做顯示。
儀錶板是長型的 TFT 顯示螢幕右邊區塊為電量顯示、左方區塊顯示時速、中央區塊則是油量,儀錶板周邊還有顯示方向燈、遠燈、總里程等燈號,在車身內裝處還可以看到鑰匙感應區但目前尚未得知是用哪種形式來做車輛開啟。

經過不斷的改變與測試 2025 PE3 最新版本的動力輸出從原本的獨立式逆變器+步進馬達+輪轂式馬達,轉變成逆變器電機+齒輪箱+伺服馬達來發送出動力。

車箱的置物空間可以放入一頂 L 號的 3/4 安全帽,但周邊還能放置的空間就較為侷限。

座墊前方胸蓋處則是配置充電孔可以對應家用充電器來使用,後續也會跟中油加油站合作也可在加油站來做充電。

第一次跨上 PE3 老實說騎姿沒有到很完美,在坐墊的軟硬度與前端兩側下削角度需要再調整一下,讓車輛停等時可以擁有更好的置腳性另外在車輛迴轉的動態也會更靈活,此外就是傾角的部分一般來說綠牌等級車款速度達到 50~60km/h 來過彎也算是輕而易舉,但 PE3 即便在速度不快之下來下傾角過彎仍有很大的機會來磨到中柱甚至是變速機構,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若是對比競廠的同級距車款,PE3 真的需要好好的瘦身一番才能獲得更多的競爭力。

難道 PE3 在概念車的狀況就需要那樣多的改善嗎?其實不然在這次簡短的試乘時間中還是有著不一樣的發現,剛剛說的車重問題確實在牽車跟立中柱時會有影響,但在騎乘上在平路與上坡路段時都能感受到 4kW 馬達所帶來的推力,原以為會受到車重影響會有點無力但卻超乎我的想像般的輕快,雖然沒有白牌電動車的加速推背感但從起步來到50km/h上下的速度也是一氣呵成,此外在減速時也可以自行將動能回收除了產生阻力當作煞車使用之外也能轉換成電能做回充使用。

當天的特調模式還有模擬低電量時讓引擎發動開始幫電池進行充電,雖說使用 Woo115 的引擎系統但整體的感受在發動的部分,使用 Z.R.S.G. 的無刷啟動系統在引擎發動時不會感受到太大的震動感,而在試乘當天剛好颱風外圍環流經過所以台中麗寶所在地后里也有陣風的出現,騎乘當下該如何知道剛剛引擎有啟動呢?說起來很妙在風聲的影響下啟動聲音直接被掩蓋,多數專注在閃避路上大面積落葉的我也感受不到引擎作動的震動,僅有引擎回充關閉時因為 Z.R.S.G. 系統在熄火後會將活塞轉到下死點的因素,將活塞復歸到該點時才會有比較明顯的震動,這點就跟三陽有 Z.R.S.G. 系統的燃油車輛一樣。

對於 EREV 增程式電動機車來說目前推出的也是概念車款,但三陽也是要跟大家講關於油電車的部分我準備好了,但由於台灣目前沒有在油電機車上有明確的檢驗機制與標準,所以要跟相關測試單位來一同研究與制定,希望以電動車的新樣式來做檢驗順利的話將會在 2027 年來跟大家見面。
